医院网络用传统以太网还是全光网络搭建? |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4-28 人气:123 |
前言 智能化系统是医院的基础设施,与信息化应用系统共同构成了智慧医院的神经网络,遍布于门诊、医技、病房、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安全保障等环节,为临床业务和医院综合管理给予服务。智慧医疗是系统医学形成的先导,智能化和信息设施是智慧医疗的基础,智能化集成和医疗信息融合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手段。 智慧医疗的开展背景 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智能化系统的基础,整合了数据、语音、多媒体等功能,在功能上规划为内网(医疗专用网络)、无线专网(医疗设备无线接入网络)、外网(行政办公网络、可访问Internet)、智能设备网(其它智能化应用系统的设备接入网络,如监控、门禁、有线电视等)四套网络。 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搭建一般分为两个结构:以太网交换机结构和全光POL网络结构,该选用什么结构,不断是现在网络设计的热点话题,本篇文章将从案例出发,实际对比不同组网的优劣势,来选择合适的组网方式。 医院网络特点及医院网络出现的痛点 智慧医院建设中院区网络面临的挑战: 1 新业务数量多 应用不断增加,接入方式多种多样;难以兼顾带宽、时延、可靠性等指标。 2 网络重复建设 缺乏统一规划,有线、无线等分别建网;内网、外网、安防网等相对独立,数据/管理孤岛;网络场景复杂(会诊/阅片/手术/病房等)。 3 运维力量弱 网络维护力量薄弱,专业IT维护团队能力不足;业务调整周期长,需要重新规划部署。 4 网络拓展差 网线容量受限,带宽升级需重新布线,易老化、寿命短;机房空间不足,随着网络设备增加改造困难、改造成本高。 案例对比 项目情况:某医院一共6层楼,每层楼8个房间,每个房间12个有线接入点,一共接入576个有线网终端,以核心汇聚—接入的两层网络为例,不考虑设备和链路冗余,不考虑无线网,简单估算从耗电、带宽、管理、成本对两个组网作综合粗略对比。 传统以太网设计方案 以综合布线七大子系统为设计原则,网络采用二层架构,每层楼设置1个弱电接入间,机房核心汇聚交换机顺利获得光纤万兆到弱电管理间的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采用六类非屏蔽网线千兆到桌面。 全光POL网设计方案 汇聚板卡用16口OLT板卡,按1:8的分光比,使用8口ONU实现房间接入,核心至分光器顺利获得1根24芯单模光缆进行连接,分光器再顺利获得主干光缆连接至分纤箱,最后皮线光缆入房间,房间ONU接入网点采用六类非屏蔽铜缆。 1 耗电方面 根据所使用相应设备的静载功率和满载功率可以算出不同组网下的平均网络端口耗电情况如上图。 结论:同样网络容量的情况下,全光以太网方案最费电,传统以太网最省电,但是所有方案能耗相差不大。 2 带宽方面 上图为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在所有端口都满载的情况下不同组网的带宽。 传统以太网:采用六类非屏蔽网线的接入,上下行都为1Gbps的速率,用户平均下行带宽为42Mbps; 全光以太网:采用六类非屏蔽网线的接入和24口接入交换机的情况下,用户平均下行带宽为:42Mbps; 全光POL组网:分光器选用1:8,接入端采用8口ONU,所以可以算出来用户平均下行带宽为:39Mbps。 结论:以太网和全网POL组网的带宽相差不大。而以太网采用交换机分布式转发,汇聚层可分摊核心层的数据压力,数据交换效率更高;全光POL网络采用集中式转发模式,ONU数据必须上行至核心OLT集中处理,数据交换效率较低。 3 成本和安装部署方面 传统以太网需要设置更多的管理间用来存放交换机设备,但是用户端不需要放置设备;全光以太网和全光POL组网,虽然不需要占用机房空间,但是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末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并且相应也要考虑其安全性。 结论:全光以太网的综合成本最高。传统以太网的设备成本比较低,但是综合布线成本较高;全光POL组网的设备成本较高,但是反过来布线以光纤为主成本会偏低。 4 管理运维 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以太网技术出现使用比较久,技术栈稳定,从业人员多,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排查;而全光POL组网,技术栈更新频繁,从业人员较少,出现网络故障的时候需要较长的维修时效。 总结 综合考虑医院办公网建议用交换机以太网去进行网络设计,原因如下: 1、传统网络和全光网络总体造价成本差别不大,无需过多从成本上去考虑; 2、医院办公网络信息点位比较集中,采用弱电间集中管理比较方便; 3、医院业务网种类系统较多,对数据转发能力和处理效率要求比较高,POL网络采用时分复用的传输模式,存在性能瓶颈,尤其是在高并发业务场景中,业务卡顿及延时会比较严重。以太网采用存储式转发模式,无性能瓶颈,更适用于医院办公网。 |